心经感应网

四正勤修行浅释

发布时间:2019-11-10 09:47:38作者:心经感应网

所谓四正勤,主要内容有四项:一、已生之恶令断;二、未生之恶令不起;三、未生之善令生;四、已生之善令增广。总归一句是“诸恶莫做、众善奉行”。

佛教对善恶的定义,不是经由个人主观感到舒服或不舒服来评定,而是从觉察的角度,检视其是否有助于自他贪、嗔、痴的调伏来决定与判断。

佛教对恶,大致分为二类:一是已生之恶,另一种是未生之恶。所谓已生之恶包括不节制、冷漠、嫉妒、自我中心、散乱、昏沉等种种不良习性,简称“五盖”。所谓“已生”,指的是已经意识到的不良行为,不当语言和散乱、不清楚的思维,这些身、口、意全是人内在贪、嗔、痴没有调伏的现象,通通归属于已生之恶的范畴。

佛教之所以要去恶,主要原因在于“恶”会导致种种苦恼与干扰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,例如与人发生意见争执或感情纠纷;别人身上出现一些我有不顺眼的言行,或遇到对方无理的批评与讥谤,或者只是意见上与我不一致,多少都会让我们产生内心的不舒服。实际上,这不舒服主要都是因为自己的嗔心,外在因缘只是一个导火线而已。此外,我们常常害怕失去健康、失去财富或害怕亲友的突然别离;有时我们也会担心老化、担心遭到意外,意外伤亡确属不幸,但其衍生的不安、恐惧,在佛教的观点看来,却都是与“贪爱”有关。所谓痴,就是不能清楚明白因果关系的真相,例如:对过去事情,心中一直有放不开的症结和不敢面对的阴影,对未来存着无名的恐惧,因而引发种种固执挫折、沮丧、焦虑,这些都可归类为佛法上的“痴”。

每当我们必须集中精神开车、做事或看书时,常常会因为满脑子转着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清楚的念头,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,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干扰,实际上却很容易引起一个人的烦躁。当我们明明不想去想一件事,可是却又情不自禁地想下去,干扰就会加倍身心的疲惫。这些现象可以归类为散乱及其所引发的昏沉之苦。

由于人避苦趋乐的习性很强,很容易把苦恼干扰故意抛开,利用一些更强烈的刺激、兴奋来取代内心的不安痛苦。实际上,这些用来取代内在不安的刺激,虽可以暂时“忘却”烦恼,却不能真正解除痛苦,反而使得烦恼纠结更加扩大延续。

\

所以修行的首要工作,就得先觉察并开放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苦恼不安,实实在在地观察我们一天当中到底有多少情绪性的不舒服(嗔)、不节制(贪)与不专注、不清醒在干扰我们。经过仔细的观察、深刻的体会,你会发觉我们一天当中时常会因某人、某事、某物合我们的意,或能为自己所拥有,而患得(怕不合意)患失(怕不能拥有)。当觉察的力量越来越强时,我们就越有能力及早发现种种苦恼不安的因素,越早发现,除去也越容易。

越能觉察苦恼的莠苗,精进力的基础就越形强固。每一个人面对外境,对人的外表、衣着、谈吐、声调、语气、动作、饮食、香水、运动、意见……等等,都有个人的好恶,这些好恶常是贪嗔的助缘,因为人的习气常是顺己则贪、逆己则嗔,如能预先熟悉自己的好恶,我们就不会轻易为自己的好恶所左右而下错判断,造成后悔和沮丧。好恶太强,情绪容易起伏,因而对人、对事、物也就容易下错判断。当一个人喜欢别人赞美称许而讨厌别人批评时,就容易对喜欢奉承的人产生好感而亲近、信赖或贪着,对批评过他的人容易产生不满而冷漠、排斥或嗔嫉,于是在对人的评价上就会因为本身的好恶而犯错。

要怎样才能减少好恶、调伏贪嗔呢?第一步是戒,戒就是节制并暂时的远离对自我身心容易起好恶、贪嗔的外境。节制或远离是为了便于觉察,不是压抑,也非逃避。身体上,营养、运动、休息要适当,使身体远离疾病侵扰;行为上,要多充实自己,不要浪费时间。语言上,没有意义的话不要说,会后悔的话不要说。语言的影响力非常大,电影、电视、新闻媒体的影响力,尽人皆知,轻视自己语言的作用而不加以注意,是很糟糕的事。在思维上,避免做无用的白日梦、胡思乱想,常想到自觉觉他的目标,问自已是否走在通往目标路上。

有了戒的基础,再来修定以培养注意力集中,有效率的达成目的。修定主要是增长我们观察以及觉察的敏感度。有集中的注意力,就能加强觉察的力量,减少五欲攀缘的束缚;思考问题时,能减少情绪牵制;下判断时,能减少散乱干扰。每天打坐或练习呼吸观,可以加强定力。

有了定力,还不代表对事物因果关系就能有所洞察。蛇很有定力,但没有智慧。智慧来自习气觉察与因缘观照,定力只是观慧的工具。修慧的方法主要是要运用缘起观。学佛的主要目的在断自我中心的苦恼,所以在缘起观上,需要多思考苦恼的因缘,了解苦恼的不必然性和不实用,进一步则分析苦的来源,然后订立断苦的目标,下定决心依照方法(八正道)去调伏苦恼。缘起观实际上就是佛教修行的总纲领──“四谛”。明晓苦的来龙去脉,找出真正的原因,才不致于重蹈覆辙,深陷苦海。初学佛法时,在思考缘起观的运用上,也许还不能掌握得很好,所以最好在分析原因时,能多接触善知识,善知识能帮助问题分析的准确性。

四正勤的第二层次是未生之恶令不起。未生之恶属于不自觉的三毒(贪、嗔、痴)活动。平常很不易觉察,因为欲望和需要有时候很难划分,什么是不节制的标准?什么是冷漠不关心的标准?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,要怎样分配才算充实?要怎样帮助人才算不冷漠?要知道答案,只有透过更敏锐、冷静的觉察和更虚心、真诚的讨论。

\

不自觉的行为、语言或念头,并不是永远都是不自觉的,只要肯下功夫,不自觉的通通可以变成自觉。一个人到了完全自觉的阶段,就没什么下意识的行为、语言和念头了。要觉察下意识,当下的警觉更加重要;当下不警觉,很快就忘了。这些被遗忘的东西,很快会变成下意识的干扰力量。即使在梦中也应时时提醒,因为梦境往往能展现出我们下意识的活动,例如:在上意识里,也许你觉得已原谅某一人的过失,但在梦中却出现对对方不利的举动,这表示在下意识中,你还是很介意甚至怀有恶意,没有真正原谅对方。

四正勤第二大部份是有关努力行善的方面。佛教所谓行善,意思是帮助他人解决身心的困难(即布施),以及帮助自己解决烦恼(修行)。至于如何产生动机努力行善?最主要的关键是来自做善事的喜悦,也就是所谓的法喜。

佛教对善也分为两大类,已生之善与未生之善,两者不同点在于一项是已做,另一项是未做。所谓未生之善,就是尚未做的修行与布施,就个人修行来说,善,最主要是戒、定、慧的实践;布施上可分为财布施、法布施与无畏布施,财布施包括金钱、体力上对他人有实用、效率、慈悲性的帮助。所谓实用、效率意谓受帮助的对方真正受惠,而且对身心成长真的有所帮助、不是胡乱捐赠,有时反而增长一些投机份子的营私习气,例如假借慈善机构名义做充饱私囊的盘算。慈悲的意义在于布施的动机,应是为袪除苦恼而不是为求回馈,有了要对方回报的心,就难免多一分期待的不安。法布施是佛法的弘法工作,弘法是一个修行人必经的过程,透过弘法,常常可以帮助自己理清不清晰的观念,甚至还可在对方身上和互相讨论中发觉问题,帮助自己更深一层的洞察;无畏布施是助人免于焦虑与恐惧,这些都需要不间断的学习。

未生之善如何令生?首先得先觉察自己在个性上是否有畏缩、任性、惰性的缺点,早日觉察,早日改善。除改进缺点外,积极充实知识与培养办事能力,也非常重要。此外多与善知识切磋,以鼓舞修行动力。在金钱上要开源也要节流,不要因为贪小便宜或受购买欲影响或受广告左右,浪费不必要的金钱。时间上的安排,最好有长期、中期与短期的目标来遵循,依照自己身心状况,弹性地安排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表,一个人是否有修行,有时可从时间上是否有妥善的安排来评定。

已生之善如何令增广?回头看看,评估评估自己做的修行和布施是否真有助于自己与他人烦恼的解决,修行上是否有法喜的产生,法喜是精进活力的重要来源。进一步则要警觉是不是自我陶醉,自我陶醉是一种自我恋着,会阻碍修行进度和影响弘法绩效。如果觉察到自己在修行上和布施上做得不够理想,那么在能力、金钱、时间上的分配和自我恋着的观照上,就得再加以调整。(信息来源:摘自《新雨月刊》)

编辑:明蓝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经全文

  • 心经入门

  • 心经译文

版权所有:心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