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感应网

圣严法师《人的三世因果观》

发布时间:2019-11-12 09:46:42作者:心经感应网

‘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;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’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。

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,显示生命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,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。佛法讲众生,是包括 六道中的一切众生,而十二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。因为诸佛世尊皆出人间,只有人才能信佛学佛,才能得解脱自在。

十二因缘是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其中‘无明’和‘行’属于过去世。‘识’属于过去到现世的主体,故跨越过去世与现在世,乃至未来世。‘名色’到‘有’属于现在世,最后的‘生’和‘老死’属于未来世。‘老死’以后又再‘生’,‘生’一定又从‘无明、行、识’流转不已。

‘无明’为生死的根本,它从无始以来就有,不是上帝给的,也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做了什么坏事。众生一开始就是众生,唯其本质可以成佛。如金矿里的金子,本来是夹杂在矿石之中,只要将石头洗链,金子就会显现,无明如矿中之石,故有无明就不是佛,而是烦恼的众生。何谓烦恼呢?烦恼就是由贪欲、嗔恚、愚痴所衍生的种种心理现象;再由这些心理现象,表现种种的身心行为,造作种种的善恶诸业,这叫作‘行’。

当一期生命结束了,生前的种种善恶诸业便积聚成一股很强的力量,让他去感受果报,而投为新一期的生命主体。这个生命主体叫作‘识’,和五蕴中的识蕴是同一个东西。当人在转世投胎的刹那,他的‘识’加入父精母血(即受精卵)而成为‘名色’;‘名’是指识,‘色’是指受精卵。入胎之后,一、两个月之间,胎儿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,这称为‘六入’;‘六入’也就是‘六根’。

当胎儿出生之后,他的六根就与外界的六尘接触,这就是‘触’。触之后会产生苦或乐的感‘受’,于是喜欢的就想追求,不喜欢的就想摆脱,这些一并叫作‘爱’。当‘爱’的心理活动付诸行为,成为事实,便叫作‘取’。在追求或摆脱的过程,不免又造作了种种的善业和恶业,于是,便又有了未来受生受死的果报之身的因,这叫作‘有’。

所以‘有’与前面讲过的‘识’,是一样的性质,所不同的,‘识’指的是今生投胎受报的因,‘有’指的是来世投胎受报的因,如此而已。于是,凭着这个‘有’,来世又去受‘生’,然后‘老死’,就这样,三世因果生死流转的关系,像一根链条,老死以后又生,生以后又老死永无止期。

从小乘的观点看,十二因缘流转,就是生死不已;十二因缘的还灭,就是了脱生死,不在生死之中,进入涅槃。生死怎么来的?其根本是因‘无明’而生,有生就有老,有老就有死;若没有‘无明’,就不会生,不生,也就没有老、死,所以小乘要断无明了生死。

然而,大乘菩萨则有更深彻的智慧观照。如前所述,既然现前的诸法都是空是假,则十二因缘所呈现三世流转的生命现象,亦不离五蕴诸法的生灭,所以当然也是空的、假的,生死的根本无明既是空的假的,就不必去断无明;而从无明以下的行、识、名色到有、生、老死,也都一一是空是假,故也不需去了生死。

换言之,当一位大乘菩萨彻见十二因缘的流转相是空的,那么十二因缘的还灭,也就跟着不存在了。所以说:‘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;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’句中的‘尽’,是还灭的意思。因此,对大乘菩萨而言,‘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’,了悟空性之后,既不恋生死,也不厌生死,不被生死所缚,自在于生死之中。

经文接着说:‘无苦集灭道’,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,也是离不了空性。‘苦集灭道’叫四圣谛,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。

‘苦’,生命的现象就如苦海,有三类八种,这在前面讲‘度一切苦厄’的时候说过了。‘集’是指苦的原因,人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烦恼,而驱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种善恶业,由此善恶诸业积‘集’招感各种苦的果报。一边接受苦的报应,一边又造下新的生死之业。所以,造业而受报,受报而造业,周而复始,永无了期。受报是苦谛,造业便是集谛。如果不想再受苦,就要修‘道’。在修道过程中,渐渐地不再造苦因,终究才能‘灭’苦。

由此可知,集为苦之因,苦是集之果;道为灭之因,灭是道之果。集与苦为世间因果,道与灭是出世间因果。

我们学佛就是要断除苦因以达到不受苦的目的。‘凡夫畏果,菩萨畏因’,前面说集是苦因,然而流转生死的众生为什么会不断地在造苦因呢?要找出根本原因来对治它才是‘釜底抽薪’之道。

流转生死的众生不断造作苦因的根源,是来自于无始以来的贪欲、嗔恚和愚痴的无明烦恼。例如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就拼命贪求,患得患失而不择手段;娶了太太生不出儿子,就想再找一个太太来生;恐怕一个儿子不孝顺,再生一个才安心。贪得无厌的同时,‘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’,树立了许多怨家仇人,逞凶斗狠,报怨复仇,你来我往;再如对事情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或判断等等,便使行为上造作杀、盗、淫等身业,嘴巴则造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等口业。

所以不断造业受苦的根本原因来自无明烦恼,也就是没有智慧!那么如何去开发智慧呢?必须修三无漏学和六度。三无漏学是解脱道的根本,而六度是菩萨道的基础,也是三无漏学的开展。

三无漏学,就是戒、定、慧。六度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戒与定是为了得无漏慧,有了无漏慧,才能断除生死恶业,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。

六度中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和精进是戒的范围。从菩萨的立场看,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,应该忍耐而不肯忍耐,可以用功而不用功,能舍而不舍,该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。至于如何持戒清净,那就要有禅定的功夫。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,例如礼佛、拜忏、诵经、打坐、念佛、持咒等等。

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,才愿发布施的心;心越安定,烦恼越少,智慧越增长,最后就能得解脱。所以,解脱来自禅定和智慧之力。由持戒而离苦得乐,习禅定而得禅悦,修智慧而得法喜。诸位看,这有多好!能修戒定慧的人实在太幸福了。

依智慧而得自在,依三无漏学而得解脱,固然不错,但是一个修行人如果心里这么想:‘哦!我已经得解脱了。’‘我已经有大智慧了。’或‘我已经成为大菩萨了。’那就有问题了。在空慧的观照之下,根本是无苦、无集、无灭、无道的,这样才会不离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缚,才是真正的大自在。所以小乘说 :‘苦集灭道’,大乘菩萨则说:‘无苦集灭道’。

经文接着说:‘无智亦无得’,这就更有意思了。有人一定会问:既然说没有智慧可得,那就没有可以证悟的目标了;没有目标,我来修行做什么?在前面的经文里,各位已经知道了诸法是空,既然是空,那么能观照的智,和所证得的理,当然也是空,也就是无可执着。因此,‘无智’才是真智慧、究竟的智慧。

‘无得’,是说没有什么可以得到。有人说修行可得功德,修行可得智慧,修行可证道果,又说什么四果、五果,乃至七果、八果,如果有果可证,就是一种执着了。现在外边有人标榜自己已证三果、四果,说自己是圣人,这种人有大问题;把证悟当作一样事实去执着,有一点宗教的体验就生狂慧,是骄慢心。

\

所以遵守《心经》告诉我们‘无智亦无得’的话来修行才是最正确安全的。我们中国的老子不也说了吗?‘大智若愚。’又说:‘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’

\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经全文

  • 心经入门

  • 心经译文

版权所有:心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