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心问题
发心的问题,我在讲《俱舍沦·分别业》时也提过,按照小乘的观点,发心的动机非常重要,三界轮回之所以形成,就因为有六种染污心;按照大乘观点,无著菩萨在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》中...参透人生,参透无常
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完美的,纷繁交错的缺陷,构成了人生的主要轨迹,只不过不同的是,有的人的缺陷多一些,而有些人幸运,人生相对完美一些。 过多的计较缺陷,会导致人的绝望。...华德和尚成就肉身
华德和尚成就肉身华德和尚简介: 华德和尚,九华山肉身菩萨之一。寿州(今安徽寿县)人氏,生于清穆宗同治年间。幼时习武健身,稍长读书习文,16岁成了秀才。能诗善文,擅画梅鹤...发毒誓后的惨烈报应
在佛教《贤愚经》第三卷中的《微妙比丘尼品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在释迦牟尼佛时代,有一些妇女出家后,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、邪思乱想依然强盛。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妙比丘尼...华人首富李嘉诚:我是学佛的人
人们发现,在这个世界,谁布施的越多,谁的财富就越广大!谁捐献了自己的财富,便得到了全世界回馈的财富:比尔盖茨捐献了90%的财富,巴菲特捐献了92%的财富,李嘉诚捐献了70%的财富这...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
问:佛法教理,博大精深,义理幽玄,文化不高和悟解力差的人很难学习领会,怎样才能使佛法结合人们生活实际,有益于社会道德,精神文明的建设?答:诚然,佛法博大渊深,不易为人...单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吗
问:为了节省修行的时间,单念阿弥陀佛,可以往生吗?达真堪布答:你相续中有出离心、有利他心、有般若空性的智慧,只念阿弥陀佛就行了。若是没有这些基础——没有出离心,对...参观寺院的礼仪
走进佛教寺院,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寺院特有的祥和气氛,沉浸其中,平日紧张烦燥的身心自然也跟著放松起来。若再仔细观察寺院中人,会发现他们的举手投足间,往往比一般人多了一分...单独与孤独
我们走上了陡峭的河岸,我们选择了那条围绕着绿色小麦田的道路。这条路是一条非常古老的路;有无数人曾经走过它,它是非常传统的、宁静的一条路。它的沿途有许多的芒果树、罗望子树...参禅的先决条件
我们一讲到禅修,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,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。各自闭目用功,或者数自己的呼吸、或者看话头、或者参话头、或者持咒、或者观想、或者念佛等等。所见都是...版权所有:心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