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感应网

发心与发展

...
发心与发展

发愿与发誓

我们在受报及还愿的今生中,如果能少造恶业、多发悲愿,便是福智双行、自利利人,如此既能提升自我的人品,也能净化人间的社会。这便是我们为什么要发愿的最主要原因。我们所处的这...
发愿与发誓

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

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  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  参政苏辙居士,上蓝顺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,字子由,苏东坡的弟弟。十九岁那年,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。他的命运象苏轼一样,也是坎...
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

发心护佛得果位

有一次,佛率领眷属走在路上,遇见两个小孩子在路旁玩耍,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鼓,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弓箭。他们看见佛的庄严身相,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,蹦蹦跳跳地来到佛的身旁恭敬...
发心护佛得果位

历代高僧大德的持诵大悲咒的神

真心持诵大悲咒 神异迅速不思议清时,沈善月:陈氏的妻子。她修念佛三昧,持斋、放生,每天念诵《行愿品》一卷、大悲咒十五遍、佛号三万,数十年如一日。她去世后,桌上现出莲花,...
历代高僧大德的持诵大悲咒的神

历代帝王与五台山的佛缘

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 东晋名僧道安说过,不依国主,则法事难立。从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史来看,帝王的崇建是五台山佛教兴盛的主要原因。魏孝文帝认为佛教有助于王政,在境内大兴佛教,...
历代帝王与五台山的佛缘

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

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,也是我们增进道业和培植福报的最好方式之一。在日常生活中,珍惜所拥有的每一点福报,时时处处都做到惜福节俭。唐代高僧左溪玄朗法师(6...
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

发慈悲心 广积阴德

人生要得幸福善报,就一定要积德行善;善一定要积很多,才能发生大作用。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阴德,才能够扭转命运。然而行善积德都以慈悲心为根本。慈就是给众生快乐...
发慈悲心 广积阴德

发掘自性中的宝藏

六十四、发掘自性中的宝藏要学得真正的智慧,首先要“断欲”。怎样能断欲呢?就是不争、不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语。这六大宗旨,就是断欲的法宝,令你获得真正的智慧。这...
发掘自性中的宝藏

参加法会前,需要准备什么

参加法会前需要准备什么?...
参加法会前,需要准备什么
  • 首页
  • 326
  • 327
  • 328
  • 329
  • 330
  • 331
  • 332
  • 尾页
  • 共 1000 页
  • 版权所有:心经感应网